抓住機遇 提升質量 穩步推進全省年鑒事業健康發展——李云鶴在吉林省年鑒工作推進會暨“精品年鑒品讀”活動動員培訓會上的講話
抓住機遇 提升質量
穩步推進全省年鑒事業健康發展
——李云鶴在吉林省年鑒工作推進會暨
“精品年鑒品讀”活動動員培訓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上周中指辦“精品年鑒品讀季”活動啟動會議剛剛結束,這個周一我們就開始籌備召開全省這個動員會?!熬纺觇b品讀”這項活動很重要,從我省年鑒事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講,在這個時候召開這樣一次會議非常必要。借此機會,我要講以下幾個問題。
一、我省年鑒事業發展正在漸入佳境
吉林省可能是全國第一個推進縣級年鑒“全覆蓋”的省份,從2006年開始到2020年,歷時14年實現“全覆蓋”,很不容易。那時縣級年鑒編纂還分為三類,一是沒有條件出版的,編纂后打印留存;二是具備一定條件的,可以內部出版;三是有條件的地方,要公開出版。那是為了解決縣級年鑒“有沒有”的問題,現在,我們早已解決了全省地方綜合年鑒“有沒有”的問題,正在解決“好不好”的問題,整體局面與當年已不可同日而語,可以說已是漸入佳境。
第一,我們在2020年實現全省年鑒“全覆蓋”的基礎上,已經連續鞏固兩年,整體保持穩定?,F在,偶有極個別的特殊情況出現,要迅速堅決予以解決,必須將這個基礎打牢、鑿實。
第二,我們擁有了一支素質相對較高的年鑒編纂隊伍。我們的年鑒編纂人員數量越來越多,學歷和素質越來越高,陣容越來越整齊。事在人為,擁有這樣一支隊伍,就有比較廣闊的發展空間,發展就有底氣和依托。我們每年開展全省年鑒編纂質量評審、年鑒業務培訓和指導,都是幫助大家提高業務水平的措施。
第三,吉林省年鑒編纂質量在穩步提高。吉林省出版的年鑒入選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已有6部,從我省地方綜合年鑒種類和精品數量比例看,應該是比較高的。為此我們應該感到自豪。在精品年鑒打造過程中,全省年鑒編纂工作者、年鑒指導處和相關領導同志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今年的年鑒質量評審通報對全省年鑒整體水平做了簡要評析,整體看質量還是在提高。
第四,我省年鑒編纂的社會氛圍越來越好。這些年,經過全省地方志工作機構特別是市(州)、縣(市、區)年鑒編纂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們每年編纂出版年鑒的良好態勢和社會氛圍已經形成。人們從過去不知道年鑒為何物、不知道每年都要編年鑒,到知道這是一項重要工作,再到主動參與到年鑒編纂工作中來,真正形成了良性循環的社會氛圍。
從以上四個方面看,我可以做出“吉林省的年鑒事業發展正在漸入佳境”這樣一個判斷。當然,漸入佳境不是已經好的不得了,原來是崎嶇坎坷,我們踏破荊棘,剛剛走上坦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不足。第一個不足是年鑒事業發展的基礎還不夠堅實。雖然有良好的基礎、也鞏固了兩年,但還不夠強大牢靠,還有個別地方可能“崩塌”“滑坡”甚至“泥石流”。第二個不足是各地發展不平衡。市(州)以及縣(市、區)地方綜合年鑒質量參差不齊,反差較大。今年質量評審中有8部不定等的縣級年鑒,其中長春市2部、吉林市1部、松原1部、通化2部、白山2部,還有四平市鐵西區和延邊州安圖縣兩部年鑒沒參加評審,可見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比較突出。另外,在整體質量水平穩步提升的同時,也有的年鑒水平在下降,甚至還有的在斷崖式下降。第三個不足是還有的地方存在年鑒編纂隊伍人員不整齊、經費緊張等困難。特別是受到疫情影響,年鑒出版經費不容樂觀。這是一個困難時期,我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我贊同吉林市志辦的決心和做法,主動與財政部門溝通、爭取領導的支持。所以,具體負責同志要繼續努力,要爭取當地領導對地方志工作加深認識,要深入實際、隨時掌握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要等問題已經定型再想辦法。
二、要充分利用好當前年鑒事業發展良好的歷史機遇期
這是從地方志工作面臨的實際做出的一個判斷。二輪修編的志書已在2020年全部出版,三輪修志尚未啟動。地方志工作中的志、鑒兩項主業目前是以年鑒為主,未來幾年正是年鑒發展的最好的歷史機遇期。怎么把他用好?大家要有深刻認識。在這個歷史機遇期,我們有這么幾個優勢。一是這一時期可以相對專注地發展年鑒。從我省實際來看,縣(市、區)專職地方志工作人員有限,同時進行志書和年鑒編纂工作,力量明顯不足,疲于應付。想要集中精力在某一方面,系統地開展一些工作,根本做不到。在三輪志書編纂尚未啟動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專注于年鑒編纂質量的提升,機會難得。二是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針對年鑒工作做出比較系統的安排。地方志是專業性較強的一項工作,年鑒質量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時之功,需要相對系統的、有一定周期的安排。我認為重點要放到抓自身隊伍建設和培養上。年鑒事業有“本”有“末”,人是事業發展的根本力量。我們要強基固本,把隊伍建起來,把隊伍的水平提高上來,這是最重要的。希望各市(州)志辦領導結合這次“精品年鑒品讀”活動,思考一下怎樣做出系統安排。
三、年鑒編纂質量的提高是永恒的主題
一是不斷提高年鑒編纂質量是地方事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國務院《地方志工作條例》對地方志工作的定位就是地方志書和地方綜合年鑒的編纂。吉林省地方志工作“志、鑒、用、館、網、研”的布局中,主責主業就是地方志書和年鑒。地方志事業要發展、要前進,這兩項主業的質量水平必須要提高。二是確保成果質量是方志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修志人要“執筆著信史”,地方志是官書官修,我們必須保證資料的權威性,避免低級錯誤出現,把我們的編纂成果真正打造成為信史,經得住歷史的考驗、經得住人民的考驗、經得住后人的考驗。
四、要扎扎實實抓好精品年鑒打造工作
首先要搞好“精品年鑒品讀”活動,我要特別提醒大家,精品年鑒品讀工作要抓住重點。品讀精品重在“品”,不在讀。什么叫“品”?比如國畫中的山水畫,講究的是一種意境。打眼一看,畫面可能與它題字的主題不一致。但經過細品,體會到意境便會發現這正是它的主題。意境怎么出來?就要靠“品”。所以,“品”不是要埋頭把這本精品年鑒讀十遍、百遍,那樣功夫就下錯了!而是要“品”出這部精品的高明之處在哪里,為什么高明?品過之后,要比——比一比精品是怎么做的,我們是怎么做的,怎樣才能做到精品那樣。比過之后,要改——比出來自身水平不夠的地方,就要改正、要調整、要提高。改過之后,要悟——改是一種實踐、實戰,是分散的個別情況。而“悟”是要舉一反三,由個別情況上升到一般規律。品——比——改——悟,這才是精品年鑒品讀的完整過程,這樣做下來才會有切實收獲。
剛才忠雙主任已經把“精品年鑒品讀”活動做了部署,大家要按照方案嚴密組織,精心安排。我特別強調一下,一是市(州)一級要特別發揮好統籌作用,要把各所轄縣(市、區)的活動都統籌起來,這項工作才能有切實成效。二是要全面抓好精品年鑒的打造工作。要把申報中國精品年鑒、申報全國精品年鑒區域試點單位、申報吉林省精品年鑒這三個方面的工作很好地結合起來。三是要切實、穩步提升年鑒編纂質量。為什么還要突出強調這個問題?今年的質量評審中,入選過國家精品年鑒的現在有幾部已經掉到了二等、三等。質量提高非常不容易,提高上來之后,我們還要持續下功夫把它穩定住。這些水平下降的年鑒,要抓緊總結問題出在哪兒,抓緊解決好。
2022年馬上進入10月,一年的工作時間僅剩3個月,各市(州)要把工作統籌好,把年度任務完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