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6n49n"></acronym>
      微信公眾號
      市外動態

      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積極參與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來源: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2-12-15 13:28    閱讀數: 534

      2022年12月8日,江蘇省民政廳、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等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江蘇省首批省級地名文化遺產名單,其中古城地名50個、古鎮地名79個、古村落地名71個,共計200個。這是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認真貫徹國務院《地名管理條例》,積極落實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部署要求,大力推進地方志工作與地名文化傳承保護工作相結合的新成果。

      近年來,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積極發揮職能優勢,努力在留存地名歷史、宣傳地名文化、保護地名遺產等方面積極作為,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一是努力留存地名遺產。將地名作為省、市、縣三級綜合志書的重要內容。比如,首輪江蘇省志專門設有《地名志》,由專門從事地名研究的南京大學學者編纂,于2003年出版。全志近70萬字,收錄地名條目4378個,囊括江蘇全部的政區地名,以及精選的自然地名、城市居民地地名及各類專業地名。目前,正在推進的江蘇省鎮村志編纂文化工程對鎮村地名有非常詳細的記述。同時,將地名工作作為志書記載的重要內容。比如,首輪《江蘇省志·地名志》、二輪《江蘇省志·民政志(1978~2008)》都翔實記述了江蘇地名事業的發展情況。此外,省、市、縣三級綜合年鑒連續記錄了各級地名事業的發展。

      二是積極弘揚地名文化。在修志編鑒的同時,江蘇省地方志系統還編修了很多地名方面的地情書,這些書籍是社會公眾了解地名文化的重要渠道。如2004年,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編纂出版《江蘇地名溯源》。該書收錄了除少數幾個工業園區的名稱之外,省、市、縣三級政區120個地名的來龍去脈及其歷史故事。無錫市史志辦編纂出版的《無錫地名》,記述了319條地名掌故。南京鼓樓區志辦編纂出版的《鼓樓街巷錄》,記錄了鼓樓區357條道路的街巷文化。

      為擴大地名文化的影響,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今年聯合新華日報社、江蘇新聞廣播開設了“尋跡江蘇老地名”專欄,在《新華日報》“人文周刊”、“方志江蘇”微信公眾號、“紫金文藝頭條”微信公眾號、“交匯點”客戶端文藝頻道,以及江蘇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同步發布,每周至少有一條地名文化的推文或廣播。同時,在“方志江蘇”微信視頻號開設“地名小志”欄目,用一分鐘的時間,講述一個地名故事,在社會上營造日益濃厚的地名文化氛圍。

      江蘇省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也積極配合各地地名辦開展地名保護工作,如蘇州市地方志辦公室編纂出版了《蘇州舊街巷》等系列圖冊,與市地名辦專門召開吳文化地名保護研討會,啟動吳文化地名保護工程。

      三是宣傳保護紅色地名文化。2021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江蘇省民政廳聯合省地方志辦公室等部門開展紅色地名評選,公布首批100個紅色地名。在此基礎上,省地方志辦公室深入挖掘紅色地名背后的歷史故事,編纂出版了40余萬字的《江蘇地方志》紅色地名???,為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豐富、生動的素材。該刊還成功入選由中宣部進出口管理局主辦的第28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精品出版物展”,向世界講好江蘇的紅色地名故事。2022年,又聯合開展全省第二批100個紅色地名征集活動,并向社會發布。通過大力挖掘宣傳紅色地名所蘊含的紅色文化、紅色基因、紅色精神,進一步銘記黨的艱辛奮斗歷程,彰顯黨的輝煌成就,砥礪初心,牢記使命,激發“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磅礴力量。

      四是參與地名文化遺產評定工作。2021年底,江蘇省民政廳、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等六部門制訂了《江蘇省地名文化遺產評定辦法(試行)》,并于今年初下發通知,以古城、古鎮、古村落三類地名為評定范圍,開展全省首批省、市、縣三級地名文化遺產評定工作。全省各地共評出市級地名文化遺產448個、縣級地名文化遺產819個。根據逐級申報機制,各地共推薦申報了312個列入市級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地名參加首批省級地名文化遺產評定。最終,經過專家評審、審議、社會公示等,確認了全省首批省級地名文化遺產200個。

      青青久久Av北条麻妃|日本一本免费高清不卡视频|自拍一区精品综合一区|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acronym id="6n49n"></acronym>